加大創新工作力度 提升行業科技水平
——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劉懷在2012年科技工作大會暨頒獎會上的講話
二○一二年十月三十一日
各位代表、同志們:
我受曹玉書會長的委托,講一講中施企協組織開展科技工作情況。
在迎接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的喜慶日子,我們隆重召開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2012年科技工作大會暨頒獎會,這是工程建設施工企業堅持科學發展,轉變發展方式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們以優異成績向黨的十八大獻禮的實際行動。此時此刻,我滿懷喜悅的心情,代表曹會長和中施企協向獲得2011年度科學技術獎的企業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向國家獎勵辦宮處長親臨會議作指導和六年來一直給予我們科技工作關心支持的獎勵辦的領導和同志們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向貴州省建筑業協會羅會長到會并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表示誠摯的謝意!向常年奮戰在工程建設第一線并付出辛勤勞動的科技工作者致以親切的問候!
中施企協科技工作在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國家獎勵辦的正確指導下,在各大央企、各行業(地方)協會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工程建設施工企業的積極參與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從06年至今,總計評選出科技創新優秀成果1207項、科技創新先進企業512家、科技創新先進個人715人。參與申報創新成果、先進企業和先進個人的數量以每年平均20%的比例遞增。尤其是2011年度科技創新成果的申報達到了501項,增幅達63.2%。
今年是我會科技工作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也是科技委員會的工作富有成效的一年。今年科技獎的申報項目達到了844項,創歷史新高。其中成果申報數量突破了500項。從今年的申報情況看,數量和質量較前幾年都有了很大提高,剛剛表彰的421項優秀成果均達到了國內領先以上水平,其中有40余項更是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100多項成果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同時表彰的134家技術創新先進企業和187名技術創新先進個人,不僅證明了協會的科技工作被越來越多的工程建設施工企業認可,體現了我會科學技術獎的影響力和公信力正在逐步增強,也充分展示了我國工程建設施工企業和從業人員在科技創新工作上取得的豐碩成果,充分說明了工程建設施工企業對科技工作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整個工程建設行業的科技創新工作呈現出了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
為了加強我會的科技工作,促進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我會年初組織召開了“科技成果發布暨現場觀摩會”。實地參觀了“國貿三期”和“鳳巢”兩個工程,介紹了國家科技戰略發展計劃和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流程,講解了國家科技獎勵政策和評審程序。為了加強我會科技獎的組織建設,今年初通過各大央企、行業(地方)協會推薦,經科技委辦公室審核有547名科技工作者進入了中施企協科技獎專家庫,使專家庫的總人數上升到了591人。今年,我們改革了科技獎的評選形式,首次采用網評的方式進行初評,這樣不僅提高了評選工作的透明度,更重要的是在行業內起到了廣泛的宣傳作用,進一步擴大了科技獎的覆蓋面,使其更具行業代表性。我相信,我們的科技工作必將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一定能夠為促進行業的科技進步發揮更大的作用。
下面,我就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談幾點看法。
一是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準確把握國家科技工作的政策、方針和發展方向,逐步建立新時期協會科技工作服務體系,更好地為工程建設施工企業的科技創新工作服務。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科技投入持續快速增長,激勵創新的政策法律不斷完善,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形成一支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使我國的整體科技實力和科技競爭力明顯提升。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科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客觀審視我國科技工作態勢,存在著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的問題,突出表現為: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沒有真正確立;產學研結合不夠緊密;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原創性科技成果較少;關鍵技術自給率較低;一些科技資源配置過度行政化,分散重復封閉低效等問題突出;科技項目研發和成果轉移轉化效率不高;科技評價導向不夠合理;科研誠信和創新文化建設薄弱;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根據國家科技政策和產業政策策劃協會在工程建設領域科技工作的內容、方式和模式,抓住機遇,大幅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激發全行業的創造活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建立協會完善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是協會科技工作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二是要認真領會科技創新是工程建設施工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的深層次意義,策劃科技創新工作與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緊密結合的工作模式、內容和形式,要把科技創新工作實實在在的和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相結合。
我國傳統的低成本競爭優勢正在逐步減弱,培育未來新的競爭優勢已經迫在眉睫,而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正是塑造新競爭優勢的根本途徑。中央已經明確到2020年,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總體目標是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在本世紀中葉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基礎。工程建設行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部門,工程建設施工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是提高行業整體科技水平的基礎,是構建行業技術創新體系的生長性因素,更是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按照“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這一科技工作方針,制定企業科技發展規劃,明確自主創新的目標、內容,配置優質資源,加快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步伐,緊跟市場需求,站在科技發展的前沿,搶占技術制高點,贏得發展主動權,把科技創新與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緊密結合起來,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是要進一步擴大協會科技工作的覆蓋面,增強協會科技工作在行業內的影響力,不斷完善科技委的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
中施企協科技獎申報推薦單位從最初的28家增加到今年的40家(其中有33家行業和地方協會,7家大型央企)。申報成果有近一半是由7家大型央企推薦。這種狀況與我會2100多家會員單位的發展需求是很不適應的。而且這不難看出,申報地域、行業分布很不均衡,很多省和行業沒有申報,我們的宣傳工作做得還很不夠,工作潛力還很大。沒有數量也就沒有質量,下一步,我們將盡快整合行業資源,擴大獎項的申報力度,為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打下良好的基礎,盡一切努力提高協會科技獎在行業的影響力。
今年是我們第一年開展網評工作,由于時間緊,任務重,申報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技術問題。因此,要進一步完善網評工作,建立網評制度,公示參與網評的專家。同時,還要大力加強科技委員會的專家隊伍建設,爭取國內一級資質以上的企業都有專家庫的專家。
四是科技獎的評選工作要立足于推廣應用。
一方面科技獎的評選工作要嚴肅認真,嚴把質量關,寧缺毋濫。今年,科技獎的評選工作從科技委辦公室初評、網絡評選、專家委員會評審到審定委員會審定的每個環節都認真貫徹了這一原則,評選淘汰率達到14.3%。另一方面,我們要深刻領會“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技術創新“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精神實質,把具有推廣應用價值的優秀成果,盡可能快地轉化為生產力,在生產中發揮作用。我們要根據國家獎勵辦的要求,周密策劃,嚴格組織,認真篩選,努力申報國家科技進步獎,力求明年科技工作有所突破。評獎不是最終目的,提高工程建設施工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促進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才是我們想要達到的真正目的。我們一定繼續不懈努力工作,不斷深化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服務能力,精心組織策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大科技成果推廣力度。
同志們,讓我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抓住轉變發展方式這個主線,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勇于開拓,善于實踐,為工程建設行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